|


【小编手记】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小盆友开始在创业的舞台上展露头角,这一群体也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关注和不同的声音,许多互联网大佬甚至发出了要寻找90后的小伙伴,让更多90后成为CEO的声音,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90后创业者自身的心路历程。
(文章内容取材来自90后创业者高阳在“90后企业家专场”的讲演,他的创业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程序员问答社区)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90后,我想把自己当成一款“90后产品”剖析一下。站在这个台上,和四位人生非常精彩的同龄人人一起演讲,这种经历于我而言意义非凡。我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走了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,并从零开始一步步走上来。
一、身上还剩不到一千块钱,买票只身闯北京
说实话,放弃高等教育并不是因为脑子不够用,恰恰相反,高三这年,我开始大量接触互联网。从初中就常常翻我哥买的电脑报合集,对计算机异常感兴趣。看了非常多的黑客杂志,我极其崇拜黑客的无所不能,彼时我心里慢慢埋下一颗种子,我要通过互联网,去探索外面这个全新的世界。
高三那段迷茫期里,我晚上翻院墙到校外上网,通过QQ和陌生人聊天,我喜欢这种和外部世界连接的感觉。高三上学期,我在《电脑报》上看到王兴的故事,立马注册了一个校内网账号,加了好多大学生,甚至还加了很多校内的员工。当时校内正好要推高中市场,问我是否愿意帮忙,我自然求之不得,贴海报、拉注册、卖T恤什么活都干,线上线下非常活跃,好多人甚至以为我是校内的正式员工。我所有的原始人脉都是在校内网上开始的。所以现在大家知道的互联网公司里,绝对有我一个好哥们在那里工作。这种人脉对我的帮助影响深远。
高考时,我大概是SNS史上第一人拿着手机在校内直播高考实况。所以,我的第一次高考失败了。
无学可读的我,为了能每天对着一台电脑,我去了一家物流公司工作。这一年的时间,我在SNS上去接触不同的人,也一直不断地在写独立博客。我是国内接触SNS最早的人之一,QQ空间、校内、海内、饭否,还有国外的Twitter、Facebook,每天打开电脑都是全球海量铺面而来的信息。
在物流公司做了一年左右以后,我灵机一动,想去大学看看,究竟大学是什么样子。于是我参加成人高考,考了一个学校,在那里呆了三个月左右,发现大学生们真的不是在学习。
苦逼如我,在校内网上发了条状态,说我要找份工作。
幸运的是,知名独立博客作者郭启睿,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,他在北京做社交游戏创业,感觉我在网上特活跃,而他正好缺一个运营的人。有机会能真正接触到互联网,我内心非常激动。那是2009年寒假,我身上还剩不到一千块钱,就马上买张票只身闯北京,以第7个人的身份加入了他的公司。
在北京不到一个月,我就确定我要退学,我要待在北京。
自此,我彻底跟国内的高等教育绝缘。
二、不断地尝试去选择自己的位置
其实坦白说,刚加入朋友公司时,并不知道运营要做什么,对社交游戏也仅有个概念而已。于是每天拼命学习,了解社交游戏,以及互联网上各种有意思的东西。郭启睿非常信任我,时常给我许多指导。幸运的是,这家初创公司正好赶上社交游戏爆发期,员工从我去时的7个人,发展到离开时的60个人;资金从原来的几万块,到年流水1亿人民币,全球范围内用户到了千万。
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力量。
之后的4年里,我经历了四个公司,其中两个是创业公司。到2012年6月,我想我应该从“创业大学”毕业了,创业这件事也一直在酝酿中。我很了解自己,我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,而是整合型人才,所以我更在乎团队,必须找到某个领域的专家才能做出事情来。恰好在那个时间我遇见了我的两个合伙人。
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,最终都会归结到人。现在我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大一大二的学生,从他们身上,我只看到两个字,迷茫。这或许是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去打游戏,因为他们没事干,他们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。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,如果你想去改变,可以看一下我,我那四年就是在不断地尝试去选择自己的位置。
程序员是互联网的第一生产力,这群人的创造力和活力如果释放出来,互联网产业会发展得很好,硅谷许多很牛的公司都是技术背景的人创业做成的。如果程序员都苦逼,一到30岁都不写代码了,谁来做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呢?互联网领域程序员这个群体是不可或缺的,SegmentFault只要能服务好这群人,并把它们聚集起来,就是有价值的。想清楚了这一点,5月份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们全部离职,6月份大家一起到杭州开始全职做这个社区。
三、一不小心成了中国Hackathon第一人
(注:Hackathon翻译过来叫“黑客马拉松”或“编程马拉松大赛”,是一种连续48小时的编程大赛。)
我们团队几个人都是第一次创业,一开始很激动,但第一个月就遇到了问题。大家从有工作,到自己带着自己做,需要经历一个心态上的转变。社区过了一开始的关注期,增长没有想象中那样快。那段时间我一下感觉没事做了,状态非常糟糕。其他人可以写代码,而我只能做一些基础的运营工作,很难一下子见到成效。工作之余看了不少和编程相关的书:《黑客与画家》、《Rework》、《Unix编程艺术》、《浪潮之巅》等,也意识到技术社区没法那么快成长,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去经营,于是开始踏踏实实地做微博运营和线下沙龙。
线下沙龙接触到真实的用户,了解了他们的需求,但仍旧没找到真正让公司上正轨的路。2012年11月,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头脑风暴,说要做一次特别的线下活动。正好时间接近传说中的世界末日,于是拍板做一场Hackathon(黑客马拉松),主题就是世界末日前的挑战。第二天我就去了北京,因为原先做社交游戏的积累,我在两周时间内把国内大部分的开放平台的合作谈了下来。
活动报名出乎意料的火爆,一开始预计的120个名额很快报满,于是又把规模扩大到150人。除了杭州本地的程序员,还有来自青岛、郑州、上海的朋友。活动当天,加上各大开放平台的负责人,和投资人嘉宾,参加人数达到200人。
大家都知道有黑客马拉松这样的编程活动,但国内却没有人真正推动这件事。我们3人的小团队,是因为喜欢才做这件事情,在短短一个月内,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全国第一。成功组织了这样一场效果超乎预期的黑客马拉松,一下子打响了自己的名号,赢得了国内一些大的开放平台对SegmentFault社区的认可,我们自己也有了信心。
第一次黑客马拉松的成功,让我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,并且奠定了商业合作的信任基础。2013年7月,我们携手InfoQ,在北京、武汉、成都、台北、新加坡,帮百度举办了亚洲规模最大的编程马拉松。从没赚过钱,到一下子有了几十万的收入,算是真正上道了。
四、坚持是我们真正牛逼的地方
创业中最大的困难有两个,第一是从没创业到迈出创业这一步,如何渡过创业迷茫期。第二是在快没钱但还没找到商业模式的状态下,如何能坚持你的目标。
做垂直社区实际上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,一开始跟我们做同类产品的可能有8到12家,其中最长的一家才做了八个月,因为它就像腾讯QQ一样,一开始是不赚钱的。有些团队的背景比我们还要牛逼,但我觉得我们牛逼的地方是我们比较能熬。我们坚持了下来,坚持了两年,才能看到另外一个不同的风景。
最后替90后说句公道话
相比70、80后,90后创业优势体现在更了解自身,90后并非是跟大公司竞争用户、赞助的资源,相反是让其他90后更认可我们,自动靠拢并接受我们的文化。做选择时不要顾及他人的目光,无须得到世人的理解,正如写代码时加注释就是浪费生命。明确了目标和理想,我会一直在路上。
人们都说运气很重要,我却认为好的运气是被好的心态吸引过来的。我的性格帮我带来了许多好机会,聚拢了许多好玩的人。我就是一个大的连接点,把无数的点聚在一起,大家一起做一些有价值的事。我喜欢帮助别人,希望有一天能做天使投资,给创业初期的人指引和帮助,这是我的小梦想。
——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关注吧!
微信公众号:吉利小伙伴
或搜微信号:JiLifriends
——这么好的内容怎能不分享!
点击右上角“…”标志,分享到朋友圈
本文转载自:微信账号“改变自己” |
|